3年磨一剑回顾软考取证之路
我是从2006年在大学校园接触到软考的,当时班里好友们选择了软件设计师,我对网络工程比较感兴趣 就参加了软考报名考试
准备了好久,书快看烂了 ,第一次考时 下午难的过了 上午没过 ,第二次继续努力,可准备不够,二门都没过。
之后毕业了还报了一次,因准备不充分 就未参考。
我毕业后在电子厂工作做mes运维 ,做了4年多后就转行去乙方做mes项目。公司主要代理德国mes平台给客户上线系统,期间做了几个完整的mes项目。 刚开始跟着项目经理做实施 ,之后项目经理辞职了,我就什么都做,从需求调研到项目导入 ,程式开发 ,后期支持。 也算是积累了很多经验 。 后来因为家庭需要还是回了工厂做系统运维。
在2018年上半年时突然想起要考个证丰富一下自己知识,也为以后积累资本。 看了下网工但是不考了,还是直接上高级吧 ,高级项目管理师和我还是蛮对口的,于是就开始买书学习了。刚开始主要看视频,教材只看了100来页就看不下去了太厚了。 第一年没准备好 ,成绩也不是理想如下:
就下午过关了 ,可能是理科生计算比较好吧 ,
2018年下半年时 又开始报名了 。可是因为中途交费晚了 ,浪费了一片心血。 大家一定要在审核成功后早点缴费了,不能像我一样错失一次机会。
2019年上半年我又开始准备了 ,这回是提前三个月开始听视频,看网上的讲义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。
2019年下半年,继续努力 ,多看网上机构的培训讲义,多看视频 多做题,可以还是失败,安慰的是上午题超预期了。
2020年上半年停考了。。。
2020年下半年,提前半年准备,多看讲义 ,主要是十大管理 ,多个方法工具要弄懂。其实发现看视频只有在有基础后才有效果,不然听了就忘没有看讲义的效果好 。 那年就案例不过 ,计算题在复判后发现是我理题不清 ,不然3分差距肯定能达到,所以大家解题时题目一定要多看两遍, 不然要多花半年时间再备考了 。 我看了成绩心里不服还申请 了成绩复查,可是结果还是未变 ,要是当时答题时多看几遍多好。
2021年,再次准备,多看讲义,现在多结合教材了 ,讲义大多是概述的 ,方法工具只知其名 不知其具体含义, 所以我基本一个管理过程看一周,不懂就看教材,要弄懂。 另计算题批量做题,我把2005到2020年所有上午真题与案例分析都做了一遍,。做完打分再参照答案作熟记。 对于论文是多看视频与网友分析,接章节分来写,打印了十多份网上不同题材论文,看别人是如何写的。再结合自己其中的一项目作揉合扩开。 我是不以某个过程作重点,而是十大管理全部要弄懂,每个管理 的几个过程 ,每过程用到什么方法工具全要搞懂才行, 不过对采购这块基本上没实施过还是差了点。
总体上2021年这次准备最充分, 但在苏州考试时上午就发现新加了很多未见的题型 ,基本不会只能根据原理是猜,估计是出题专家组换人了。 下午案例分析时先做了1,3题导致 做第2题计算时 ,感觉时间太紧,脑子很蒙。
总计5次考试,每次我都是当作第一考来对待,从重把所有东西学一遍,感觉真的是 熟能生巧,多做多练会对项目管理更在行。
总体上十大管理要弄搞各过程方法要精通,考试没有侥幸了。 也希望大家 不要像我一样需要花这么时间才取得证书,
文章标题:3年磨一剑回顾软考取证之路
文章来源:本文由编辑,转载请保留链接:http:www.chinapm.org